登录注册 退出
  • 首页

  • 新闻资讯

    • 要闻公示
    • 机构新闻
  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项目工作

    • 项目成果
    • 项目资讯
  • 项目列表

  • 信息公开

    • 财务会计报告
    • 年度工作报告
  • 机构伙伴

    • 伙伴故事
    • 行远的伙伴
  • 爱心榜单

  • 志愿者中心

    • 志愿者故事
    • 志愿者协议
    • 志愿者管理制度

→ 项目工作

  • 项目成果
  • 项目资讯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
最新项目更多>>

  • 大病救助爱心计划

    已筹款:¥10146913.91
  • 用爱温暖困境老人

    已筹款:¥105349.36

“生命证言公益活动”——不能忘却的记忆

2019-11-17 17:02

来源:本站

在广西玉林城北,坐落着有千年历史的村落——州珮。宋至道二年(996年)玉林建州城于今玉林市市区中心,州珮因地处州城之背而得名“州背”,意为鬱林州府之背。[[1]]后来文人雅士认为“背”不够文雅,将“背”改为“珮”,寓意像玉一般美好的地方。州珮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各类人才辈出。在我外公家世代居住的文育街上就有很多历史遗迹:龙泉井、古戏台、万花楼、三帝庙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州珮功夫……这个寒假,我回到州珮,参观这些古老的历史遗迹,拜访我的大祖公蒋华雄,了解这曾经让玉林人引以为傲的万花楼。

访谈照片1.jpg

一、“楼台六七座,八九十枝花”

“楼台六七座,八九十枝花。这句诗可以用来描绘古万花楼和周围古建筑的布局。万花楼所在的庙宇是广西的庙宇中最宏伟的一座。”在谈到万花楼时,大祖公自豪的说道。万花楼布局恢弘大气,亭台楼阁连接起来构成的景观,是一幅美丽的江南画卷。赖彦于在《广西一览》中收录了古万花楼的照片,也记录下了万花楼:“鬱林城北一里许之豸堂岭北帝庙前,有琉璃瓦之花楼一座,凡三层,建于南宋。清嘉庆初年重修,至道光二十八年改建。为本省最精美建筑物之一。”[[2]]采访我的大祖公和翻阅历史文献,让我知道原来在我的身边还有一座这么精美的古建筑遗址。家乡的文化记忆不能忘记,历史的文化记忆不能忘记……



[[1]]2019年2月6日考察三帝庙墙上碑刻《重修三帝庙序》中记载。

[[2]]赖彦于.广西一览[M].南宁:广西印刷厂,1935.


《玉林市志》中记载:“嘉庆初(约1796年),重修鬱林州城北豸堂岭北帝庙内万花楼,道光二十八年(1848年)重建。”[[1]]5据大祖公介绍,万花楼始建于宋代,重建于清朝,位于豸塘岭顶原北帝庙内,与庙内的北帝殿、正门口对面的古戏台、楼后面的观音厅、挪根社合在一起,构成“楼台六七座,八九十枝花”的景观布局。

在问到万花楼里面和外面的样子时,大祖公慢慢地回忆道:“万花楼原名不是叫万花楼的,叫做‘古万花台’,它画有很多很多的花,万花楼是后面人的叫法。万花楼是三层,像楼一样。第一层有两边楼梯上去,第二层、第三层是单边楼梯上去的,里面画有很多的花。”

据查阅的资料记载,万花楼高约20多米,8角形墙体,共3层,呈塔形。底层南、北面各开一个拱门,楼梯从北门内左、右两边沿墙壁旋转拾级而上。南面门顶镶嵌有上刻“古万花台”的石横匾;二层窗户上面的石横匾刻“文昌楼”(文昌即文昌星,是主宰功名之神);三层窗顶上石横匾刻“奎妲”(奎妲即文魁星,是主宰文章兴衰之神),窗户两边有对联:百尺瑶台观北斗,一江春水向南流。每层楼的廊檐及宝顶所盖的都是非常精致的青绿色琉璃瓦,楼体四周的檐下布满形态各异、造型逼真、栩栩如生、绚丽多彩的花鸟浮雕。

由此,我知道了万花楼悠久的历史、精致的外观和精美的花绘。


二、“文明开泰运,育秀萃英才” 

万花楼不仅是一座精美的楼阁建筑,还是一座承载着人们对求取功名、读书教育美好向往的文化标志。万花楼正对面沿着豸塘岭斜坡而下的巷道,是我外公家世代居住的街道——文育街,长约300多米的文育街,取名于“文明开泰运,育秀萃英才”,包含着古时人们对读书致仕的美好愿望。而位于文育街终点的万花楼,也是人们对读书致仕美好愿望的体现。

在问到万花楼以前是用来做什么的问题时,大祖公回答道:“万花楼属于北帝殿,是个菩萨的庙宇,是北帝殿其中的一景。是古时这些文化人在这里做佛教,这个佛啊人们去拜啊。”

原来万花楼上供奉着一座精雕细琢的文魁星君和文昌星君的木雕像,文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之神,文昌星是主宰功名之神,古时候的文人墨客都来祭拜。



[[1]]玉林市志编纂委员会.玉林市志[M].南宁:广西人民出版社,1993:5.


三、“鬱州胜景万花楼,一股硝烟化土丘” 

万花楼自建成以来,屡遭破坏。1963年,广西区博物馆将万花楼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但是仍然没有避免万花楼被破坏。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,这座承载着人们美好向往和历代文化记忆的精美古建筑被炸毁,只留下一片遗迹。听大祖公说到这些时,我的心在流泪。

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废科举、兴新学运动兴起,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11月,鬱林州出现捣佛堂、卖社头、以庙宇为校舍、充庙产为校产、成立乡村小学的热潮。[[1]]在这热潮中,万花楼的所以神像都被毁坏,北帝殿做为永修小学的校舍,兴办教育。

民国27年(1938年)11月22日,日机7架,首次窜犯鬱林城上空,先在北帝殿投弹两枚,殿内的西廊房屋被炸毁数间。[[2]]抗日战争时期,日军飞机在北帝殿上空投下两枚炸弹,北帝殿西廊的房屋被炸毁数间,万花楼顶上的大葫芦被震坏,墙体震裂。



[[1]]玉林市志编纂委员会.玉林市志[M].南宁:广西人民出版社,1993:953.

[[2]]玉林市志编纂委员会.玉林市志[M].南宁:广西人民出版社,1993:945.


“万花楼是在文化大革命时候两派相争被破坏的。”大祖公痛心的回忆。1966年8月25日,玉林县、镇举行庆祝“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”群众大会,会后,红卫兵走出校门大搞破“四旧”(旧思想、旧文化、旧风俗、旧习惯)立“四新”(新思想、新文化、新风俗、新习惯),大批古籍、文物被破坏、销毁。(第39页)1967年8月,玉林县、镇各群众组织分裂为“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指挥部"(简称“联指”)和“玉林红色革命造反大军总部”(简称"4·22”或“造反大军”)两大派群众组织。两派由观点不同的口头和文字辩论,发展到互相谩骂、攻击,并逐步升级至武斗冲突。1968年2月6日,两派群众组织在玉林镇州珮大队发生武斗,双方对打死亡13人,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花楼被炸毁,还炸毁民房73间,房屋倒塌压死耕牛4头、猪3头,及毁坏群众财物一大批。[[1]]

万花楼被炸毁了,玉林的历史文化地标被炸毁了。从此,万花楼只存在于老一辈人的历史记忆和口口相传中。面对万花楼遗址,只留下无限的遗憾。玉林诗人徐选色在《万花楼》诗中表示深深地惋惜:“郁州胜景万花楼,一股硝烟化土丘。昔日芳容常憧憬,何时再现其风流?”林克武在《赠万花楼》一诗中,也表达对万花楼的无限怀念:“旧址已无题壁外,诗人犹唱万花楼。”[[2]]他们在叹惋,我也在叹惋;他们在怀念,我也在怀念;他们在向往,我也在向往……


四、“今转鸿钧应再建,彩莲将乐导人游”

聆听完大祖公讲述的万花楼后,我心里暗暗佩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,也对万花楼充满向往,多想梦回从前,亲眼看看这曾让玉林人自豪的精美建筑。在玉林民众多年来的倡议和呼吁下,终于在2016年,万花楼重建项目启动,雄峙数百年的古建筑即将重焕新生。万花楼承载着玉林几代人的历史文化记忆,承载着厚重的玉林人文历史,我很幸运,能够看到曾经的玉林镇城之宝。

万花楼是州珮人共同的圣地,是玉林的历史文化标识。大祖公小时候经常在万花楼下玩耍,逢年过节,人们都来此祭拜。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述说万花楼的辉煌,万花楼就是州珮人的精神支柱。它被毁坏了,我们都很痛心,现在万花楼得以重建,再次重生,使玉林人民能够再次目睹它的辉煌,真是一大幸事!我在心中下定决心:我要让更多的人能看到这美丽宏伟的古建筑,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历史文化!

我站在即将重建好的万花楼前,被眼前那饱满沉稳的色彩,精致绝伦的雕花,行云流水般的刻字深深折服。在这新万花楼底下,谁能看到它背后隐藏的淡淡泪痕?谁能读懂这万花楼历经的沧桑?不论天涯海角,在祖国的每个地方都会有守护着中华传统的华夏儿女,颗颗赤诚地心连成红红的中国心,赤诚的中国心世代相传,汇成厚重古老的中国魂,生生不息。万花楼让我自豪,保护万花楼就是保护我们国家的根,民族的魂!



[[1]]玉林市志编纂委员会.玉林市志[M].南宁:广西人民出版社,1993:40.

[[2]]玉林县诗歌研究会:《万花楼》诗刊,1983年第8、9期合刊。


注册地: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2号楼7层 825 室

电话:010-59483308 邮箱:info@yyf.org.cn

邮编:100010 京ICP备14006037号-1

技术支持: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

微信扫一扫,关注我们